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圆梦新闻 > 正文  
time
……………………………………………………………………………………………………………………………………………………
 
 
 
 

“圣人”伟人普通人

7月7日上午,离开湖南省会长沙,刘晓东一行经湘潭到韶山。准备先参观相距几十公里的毛泽东、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再去宁乡县流沙河镇响水村走访救助对象刘凤平。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在刘晓东少年时代的记忆中曾经被称作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大家的心态早已随着“造神运动”的远去而放得很平和。
关于毛泽东历史地位,邓小平称其为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建立了丰功伟绩。他的功过是非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七说”和“阶段论”两种。一是说“七分成绩三分错误”,二是按建国前后和“文革”三个时期分别评估。但如何把他放在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评价还是以后的事情。倒是宁乡花明楼刘少奇的故乡给他们印象更深。
刘少奇是抗日战争时期即被列为毛泽东接班人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号领导人。其领导能力和水平早在其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出和坚持的一些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与毛泽东建国以后的某些错误形成鲜明对照。然而,这位给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最后的下场却是惨遭迫害,饮恨而终。
也许正因为如此,到刘少奇纪念馆参观的人大都心情比较沉重。经历或了解这些历史的人只要稍有正义感就是想笑也笑不起来。
持续10年的“ 文化大革命”不仅摧残了新中国发展起来的国民经济,更迫害死不少开国元勋和许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刘少奇只是其中之一。
在韶山和花明楼,人们往往处于极度矛盾中。不能不产生深思和联想。二把手和最高层那么多明白人在位,大多数人几乎不讨论也清楚的是非曲直,却被一把手一次又一次地错上加错。这不能说不是历史的悲剧。
参观完两处故居已接近傍晚,他们开始往流沙河镇响水村刘凤平家赶路。
宁乡县给刘晓东最初的印象不是贫穷。这里的雨量充足,山青水秀,土地并不贫瘠。然而仍有不少人家贫困,仍有孩子辍学。养育过伟人的这片土地似乎没有得到过什么特殊恩惠。
阴沉的天空下起了雨,不一会就完全黑了。
依维柯沿着一条河边泥泞土路跌跌撞撞地前进。他们想找个地方吃饭都没有。一直饿着肚子,晚上9点才赶到响水村。
这时雨渐渐小了,最后变成了一把能攥出水来的浓雾。白色汽车早成了一个通体土黄的“泥猴”。
村委会和小学校都毫无声息。敲开农户的门一问,刘凤平家所在的刘家组还要向山上走两华里。李战国自告奋勇先上去联系。
他去了约摸一顿饭功夫,带来了凤平的父亲刘国中。老刘是个中等身材的南方汉子,光脚拎个手电。非要请他们到家里去。到了家又要杀鸡,说好说歹才劝住。最后每人下了碗面条。
第二天起来研究刘家的脱贫项目。这个村1100多亩耕地。以双季稻为主。除了建有一些小鱼塘外,没有什么收入高的副业。
考虑到刘家住的山上地少林多,每年有大半年在外打工。确定发展养牛。提供2000元无息借款,加上自筹资金先买母牛。有了小牛后归还借款并继续滚动发展。
离开韶山和宁乡县后,刘晓东还对“圣人”伟人和普通人的关系进行过思考。过去一个十几亿人泱泱大国前途命运掌握在一个被神化的主要领导个人手中。一大批久经考验有资格抵制一把手错误的伟人和精英最终未能纠正错误,不是孤立的偶然现象。联系生活中的现实加以印证,虽然已否定了那些荒唐的政治运动,但那种一把手说了算的一言堂现象仍未绝迹,真正实现科学和民主还要付出艰苦努力。
问问刘国中那样的农民兄弟,尽管讲不出深奥的理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比起被神化的“圣人”而言,他们和经历过磨难的普通人一样,还是更需要不脱离群众的伟人和更广泛的民主。
在举国上下尽快走向四个现代化的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是进一步破除迷信、遵从科学的指导思想重要体现。但要落到实处,还要靠制度和措施。历史的教训不是缺少民主集中制,而是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

2009年6月2日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