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圆梦新闻 > 正文  
time
……………………………………………………………………………………………………………………………………………………
 
 
 
 

插队走陇西

8月8日,向旺苍县团委递交了赵加香助学款核查申请及证明材料。刘晓东一行当天下午赶到广元市火车站,迎接刚刚参加完高考乘火车来插队西北行的刘正和他的堂哥刘真。
刘正自四年级开始结对救助河北省失学儿童李杰。通过相互交往,从思想到言行有很大进步,学习方面也有新的起色。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学校对他的救助行为进行了表扬,还入了团。
考高中前,他根据自己学习成绩老是中游偏上的状况,制定了强化复习计划。仅用两个月时间,从过去的年级第50多名,到中考时与年级第15名成绩并列。随第一梯队实现了进入省重点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的目标。这次高考志愿填报了全国重点山东大学。现在到西北行途中参加锻炼。
从川北到甘南,是20世纪30年代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宛若仙境的九寨黄龙,风光迥异的雪山草地令人神往。但路可实在太难走了。本来不宽的公路经常变成土路,塌方的遗迹随处可见。
岷山深处腊子口附近一次山体滑坡堵塞道路两个小时。依维柯停在上是峭壁,下有悬崖的江边。眼看着挖掘机将一堆堆石块抛人江中发出阵阵巨响,山顶上砂石纷纷洒落。刘正从心底不禁发出了疑问:红军长征是被敌人撵得没有办法。爸爸助学扶贫为什么非跑到这种地方来呢?
这个念头一直带到甘肃省陇西县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吴建雄的家乡董家川。
董家川在陇西城北50公里渭阳乡的山沟里,沿途全是黄土高坡冲积而成的深沟大壑。天黑时刚到拐向渭阳的三岔路口,平地刮起一阵狂风,顿时天昏地暗。倾盆大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
刘晓东根据土质和地形判断绝对不能往前再走,就找了个路边农家让大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开车来到乡上,再步行一段小路才找到半山坡上吴建雄的家。
建雄是刘晓东1997年开始救助的失学儿童。9岁死了父亲,母亲改嫁他乡,把他和妹妹扔给了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
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使他小小年纪就患了胃病,瘦得大腿不如人家胳膊粗。见面就抓着刘晓东的手不愿松开,流着泪不停地说:“引上我、引上我。刘叔叔让我跟你们走吧!”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心酸。
稍许平静后,刘晓东试图与建雄的爷爷奶奶商议脱贫项目的事儿。两位老人就像早已深思熟虑过一样,对任何脱贫致富尝试也不感兴趣。只是反复恳求刘晓东:“可怜可怜孩子,引上他……”
一行人来时都已看到,董家川一带全是土质很细的黄土梁子,坡陡沟深。山上不仅树少,草也很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各家存雨水饮用的水窖是唯一的水利设施,还是用国家扶贫款建的。就指望这些黄土梁子上的一点薄地,在这靠天吃饭的穷窝里苦熬。如果不是饥饿和死亡逼迫,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背井离乡呢?
为了慎重,刘晓东带着刘正他们回到乡上。向乡领导了解当地的发展思路和脱贫打算,同时就吴家提的要求征询他们的意见。谁知从党委书记到一般干部意见竟不约而同地一致,都说根据目前条件带走是好办法。一听就是卸包袱的思路。
天黑之前下起了雨。刘晓东赶回吴家商量事情。那位和蔼可亲的书记非要请留在车上的几个人吃饭,而且用平时过节才能吃上的羊肉和大米饭招待。他们推脱了一阵,碍于面子坐下来吃了点,就上车放铺睡觉了。书记和乡干部开怀畅饮,猜拳行令直到深夜。
第三天一大早,带建雄告别亲人准备上路。刘晓东和二位老人什么项目也没谈成。只好留下500元钱,让他们安排好建雄妹妹建云的学习和生活。还为另外两名面临失学的特困生填了表。吴家几位亲戚凑了26元钱塞给第一次出门的建雄。
车子沿土路翻山越岭来到接近公路的大河滩时,一群人扶老携幼迎了过来。车上人都以为又是推销农副产品,只有建雄听懂了他们的喊话,告诉刘晓东把车停下。
原来他们在董家川助学扶贫的消息,已经像春风一样传遍了周围的村庄。前天晚上给他们开水泡方便面的房东和村里的老乡挎着装山货的篮子,等在这里为他们送行来了。
一把一把的瓜籽、核桃、山梨从车窗塞进来,滚得车里到处都是。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像盛开的山丹丹花。这是在故事书里才看到过送红军、迎闯王的场景呀!
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刘正心头,他直到这时才突然理解了爸爸。只有亲自深入到这些贫困地区老百姓中间才知道,他们是这样需要他,欢迎他。
车到兰州,家里来电话让刘正快到山东大学报到,他才和爸爸依依惜别,目送他们义无反顾地开车驶向青海高原。
为了学业,刘正虽然很不情愿地离开,但始终觉得自己一直跟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在那条望不到尽头的远行路上,将有更多的人受到帮助,也会不断有人加入到这支小小的队伍中来。

2009年6月2日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