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圆梦新闻 书画摄影 公益活动 文化交流 联系我们

奔向富有 --   刘晓东与希望成真万里行

 

序    言

于仁伯

2001年初夏,我作为希望成真万里行组委会成员和法律顾问,参加了在济举行的出发式。被气氛感染,当场赋诗一首:


扶贫助学注深情,希望成真万里行。
足踏关山天地阔,书开云路鬼神惊。
爱心坦荡一腔血,大地纵横四季风。
今日出征歌咏志,归来桃李映花红。


如今本书即将出版,关心此行的老领导们年纪大了,委托我代表组委会作序,义不容辞接了任务。一口气读完书稿,再次受到精神的洗礼和心灵震撼。
晓东是革命前辈的后代,主要作者刘正、刘真则是80后的年轻人。全是当事人和亲历者,所以才有如此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我的感觉用八个字可以概括,“真诚、客观、准确、精彩”。情动于衷,莫贵乎真。也是好作品第一要素。客观,决定看问题的态度和角度,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法律审视自信的表现。文学语言表述的准确不依靠艺术夸张,实事求是平中见巧。叙事论述精彩纷呈,余味无穷。可见参与编写者都文笔不错。尽管有些看法和表达可能不够全面,但对问题的分析出于善意,入木三分。勇于探索的精神应该肯定。确实值得一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又富有爱心的民族,新闻界的老领导邵华泽先生题写的书名《奔向富有》形神兼备,意味深长。富有,绝不仅是钱财积累和经济增长。真正的财富是有永恒的爱心,是健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贫穷离我们越来越远,但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存在仍是不争的事实,精神文明建设更是任重道远。本书最后能给我们和整个社会留下些什么,还是由广大读者和历史最后评说吧。

2009年初春于济南

第一章  开 端

从追求物质财富和艺术财富,到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富有;从有所求到无所求;用全身心去热爱大自然和一切人。刘晓东发起的希望成真万里行也有家庭的、社会的深刻原因。

难   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已为人父的刘晓东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上小学的儿子刘正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难管教。特别是升入四年级后,饭菜不可口不吃,书包破了小洞就要换新的。比起同龄小孩明显贪玩且不守规矩。

他就读的济南大明湖路小学是市重点和山东省政府机关定点学校。大大小小的干部子女之间不知怎么掀起了一股攀比之风。比谁的文具盒好、谁的玩具新、谁穿着有“派”、谁来接送的车高级,甚至比谁的家长官大,谁家钱多……
小孩子争强好胜这不奇怪,时代不同了赶一赶时髦也未尝不可。可每月几十元零花钱都不够,动不动就“绝食罢课”,以至于连喝水也谢绝“白开”,非名饮不饮。这不能不引起做家长的警觉和忧虑。
刘晓东出身教育世家,祖父曾在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抗大分校任教,父亲是省教育厅“三八式”老干部。妻子曹爱君工作在高等院校,对孩子不能说管教太差。可为什么公子哥儿式的纨绔子弟身上才有的毛病,偏偏出现在小时候一向比较听话的儿子身上呢?
刘晓东1982年29岁结婚,30岁才有了这唯一的孩子。
在他的印象中,儿子更像是小兵张嘎或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他小时候体质较弱,聪明活泼。一个似方亦圆的脑袋明显偏大,也不会投人所好曲意逢迎。小学四年没当过一回三好学生,心有不平也过来了。
他每天放学背着超重的书包,风尘仆仆地到机关食堂买饭吃饭,赶班车或跑着回家。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愿意逗他开开玩笑,从小就有挺好的人缘。现在到了该开始懂事的时候,怎么反而不可理喻,变得这么唯我独尊,我行我素起来呢?
刘晓东从小喜欢书画。这种爱好已随着改革开放时代发展,转化成下意识的收藏。在当时虽未被认识到是一种财富,但两人工资养一个孩子,也并不是缺钱的主儿。只不过,他对钱财,就像十几岁时就通过养兔子、养鸽子成为孩子们中间的“财主”却很“吝啬”,他不会乱花不该花的钱。
他知道对小孩来说,有些钱很难说清该不该花。但有一点比谁都明白,就是一个想怎样就怎样,时时处处依赖父母的孩子,将来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和激烈竞争。就是拥有亿万遗产的幸运儿也会有力不能及,坐吃山空的时候。作为孩子,在成长成才环环紧扣的起步阶段就这样,那么以后中学,大学,步入社会……肯定不行!
时光在困惑和忧虑中过得很快。尽管想了不少办法,由于独生子女特殊地位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客观条件所决定,“小皇帝”富贵病并未在儿子身上明显好转。
199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在省经贸委调研室工作的刘晓东刚刚整理完一篇文稿,忽然被办公桌上一份报纸的内容所吸引。上面有希望工程捐助农村失学儿童的一篇报道。这是那两年逐渐流行起来的一个新鲜提法。
建国40多年来,农村还有这种贫困现象和这么多上不起小学的穷孩子。刘晓东本能地意识到,这是一些真实情况,有别于一般的官样文章。而且根据他的经验,现实状况会比见于报端的更为严重。
联想到困扰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他突然发现这也是解决难题的一个新突破口。便仔细把文章看了又看,开始盘算着如果把这些孩子的情况介绍给儿子,会产生什么反应,从而催生出什么变化。
从那天起,他开始搜集希望工程有关资料并有意识地推荐给儿子看,为新时期“知苦思甜”教育打基础。
较正式的谈话在暑假前的一个周末。刘晓东特约妻子曹爱君在场,向儿子讲了有关失学儿童的问题。刘正也向爸爸妈妈提出了他的疑问,这些苦孩子和他们的生活是真的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刘晓东没有马上回答这些靠文字和讲解难以说清的问题。而是和妻子商量,委托在她们学院进修的泰安市大汶口镇中学宋希望老师,暑假带孩子到农村去亲眼看看。
1993年盛夏,对刚满10岁的刘正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泰山脚下,那铺满绿色的田野,鸡鸣狗叫的农家,门窗破旧的学校,会做农活的孩子。他们的衣食住行和为了几十元书本费发愁,四处求亲告友,彻夜搜寻在村头树下捉知了猴,用卖的钱几分几角凑学费的情景,使他初步感知到了完全陌生的另一个世界。对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角度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认识。
就在这个暑假,他接受爸爸的提议,到北京寻找希望工程,帮助几个最贫困的失学儿童。
共青团中央领导下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坐落在景山背后交道口附近圆恩寺胡同一所幽静的四合院里。刘晓东和儿子在这里看到了更多农村教育和失学儿童的图文资料,特别是一个农村小姑娘两只渴望上学的大眼睛,深深地打动了他们。
父子俩一次捐献3300元钱,按当时希望工程每300元可以帮助一个孩子完成小学6年义务教育的标准,救助了11个失学儿童。其中刘正从自己攒的钱里拿出300元,表示要捐给一个一年级男生。
办完手续,工作人员回赠他们一个纪念证书。刘正捧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大红证书,就像拿到至高无上的奖赏一样爱不释手。
返回济南的列车在鲁北大地上飞驰,靠窗坐的刘正困得渐渐合上了眼睛。睡梦中还抱着希望工程赠送的证书,脸上挂着开心的微笑。
对面的刘晓东也很高兴。看来人心向善,追求上进这些本能并没有在这一代新人的身上变异和湮灭,关键还在于引导和激励。
这样年龄的孩子是最富有幻想,最容易做梦的。他当时并没想到,这竟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梦想的开始,从此走上一条充满希望,也充满艰辛的“不归路”

 
     
  鲁ICP备09028991号-2